1. 申請網路網速需求:根據使用需求選擇適合的下載與上傳速度,例如家用、遊戲、影音串流或商務用途。
2. 月租費與合約:比較不同業者的價格,注意是否有綁約、提前解約費用或優惠方案。
3. 覆蓋範圍與穩定性:確認業者的服務範圍與訊號穩定性,尤其是偏遠地區或高樓層。
4. 頻寬與流量限制:確認是否有流量上限或限速機制,以避免影響使用體驗。
5. 設備需求:是否需要額外購買或租借路由器、光纖設備,設備是否支援 Wi-Fi 6 等新技術。
6. 技術類型:選擇適合的網路類型,如光纖 (FTTH)、有線寬頻 (Cable)、ADSL、5G 行動網路等。
7. 安裝費用與時間:確認是否需要支付安裝費、施工時間,以及是否會影響日常生活。
8. 客戶服務品質:評估業者的客服回應速度、技術支援能力,以及故障維修效率。
9. 附加服務:有些業者提供免費的雲端空間、安全防護、OTT 影音訂閱等增值服務,可納入考量。
10. 未來擴充性:如果有未來升級需求,如增加設備、提升頻寬等,確認業者是否提供彈性升級方案。

Comments